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Viking威肯中国区域服务商    

威卡叶片,离心泵,圆心活塞,旋转页,内齿轮,外齿轮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  • 邮件:18576370666@163.com
  • 传真:散热风扇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如何判断电子尺是电流输出还是电压输出?
新闻中心
如何判断电子尺是电流输出还是电压输出?
发布时间:2025-09-24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判断电子尺(通常指直线位移传感器,如电位器式、磁致伸缩式、光栅式等)是电流输出还是电压输出,可通过查看标识文档、硬件接口测量、功能特性分析三个维度逐步验证,操作难度从易到难,适合不同场景下的判断需求。

一、最直接:查看产品标识与文档(优先推荐)

电子尺的输出类型属于核心参数,会明确标注在产品本身或官方文档中,无需复杂测量,是最准确的判断方式。

1. 查看产品本体标识

  • 位置:通常印在电子尺的外壳、接线端子盖或标签上,格式多为 “输出信号”“Output” 或直接标注输出类型。

  • 常见标识示例

    例:若电子尺标签上写 “Output: 4-20mA DC”,直接判定为电流输出;若写 “Output: 0-10V DC”,则为电压输出。

    • 电压输出:标注 “Voltage Output”“DC 0-5V”“DC 0-10V”“1-5V” 等(电压输出多为直流低电压,范围通常在 0-10V 内);

    • 电流输出:标注 “Current Output”“DC 4-20mA”“0-20mA” 等(电流输出多为标准工业电流信号,4-20mA 是最主流的规格,可避免线路压降影响)。

2. 查阅官方文档

若产品标识模糊或磨损,可通过以下途径找文档:

  • 找到电子尺的型号(通常与输出标识在同一标签上,如 “KTC-500”“MTS RHM0300MD701S1G6100”);

  • 访问品牌官网(如米思米、MTS、巴鲁夫等),在 “产品中心” 或 “技术文档” 中搜索型号,查看 “规格书”(Datasheet)的 “电气参数” 章节,其中会明确写出 “输出信号类型及范围”。

二、最可靠:用万用表实测输出信号(无文档时首选)

若无法通过标识判断,可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子尺工作时的输出信号,直接区分电流 / 电压特性(需电子尺接入电源并处于工作状态,即 “通电 + 有位移”)。

前提准备

  • 工具:一块具备直流电压档(DCV) 和直流电流档(DCA) 的万用表(普通数字万用表即可,如胜利 VC890D);

  • 接线:确保电子尺已正确接入电源(如 DC 24V,需参考接线图,避免接反烧损),且输出端(通常标 “OUT”“SIG”)已引出接线(或断开原有控制器接线,单独测量输出端)。

测量步骤(分两种场景)

场景 1:先测电压 —— 初步判断
  1. 将万用表拨至 直流电压档(DCV),选择合适量程(建议选 “20V” 档,覆盖 0-10V 的常见电压输出范围);

  2. 将万用表的红表笔接电子尺输出端(OUT/SIG)黑表笔接电子尺的公共地(GND)(注意:必须接电子尺的 “地”,而非大地或其他设备的地,避免共地干扰);

  3. 手动推动电子尺的滑块(或让其随机械运动产生位移),观察万用表读数:

    • 若读数随位移变化(如从 0V 逐渐升到 5V/10V,或从 1V 升到 5V),初步判定为电压输出(可进一步确认量程是否匹配标识,如读数 0-5V 则对应 0-5V 电压输出);

    • 若读数接近 0V(或固定在某个极小值,如 0.1V 以下)且不随位移变化,排除电压输出,需进一步测电流

场景 2:再测电流 —— 确认电流输出

若电压测量无变化,按以下步骤测电流(电流输出的核心特性:输出端需 “串联” 在回路中,且电流值随位移变化):

  1. 断开电子尺输出端(OUT)与原有设备的接线,使输出端处于 “开路” 状态;

  2. 将万用表拨至 直流电流档(DCA),选择合适量程(建议选 “20mA” 或 “50mA” 档,覆盖 4-20mA 范围);

  3. 按 “串联” 方式接线:将万用表的红表笔接电子尺输出端(OUT)黑表笔接原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(或通过导线接电子尺输出端的 “回路端”—— 电流输出需形成闭合回路,不能直接接 “地”,否则无电流);

  4. 手动推动电子尺滑块,观察万用表读数:

    • 若读数随位移变化(如从 4mA 逐渐升到 20mA,或从 0mA 升到 20mA),判定为电流输出

    • 若读数为 0mA 或固定不变,需检查电子尺电源是否接对、是否有机械卡阻(无位移则无输出变化),或电子尺本身故障。

三、辅助判断:根据应用场景与特性分析(快速排除)

若暂时无法通电测量,可通过电子尺的应用场景和信号特性间接推断,虽不绝对,但可缩小范围:

判断维度电压输出(Voltage)电流输出(Current)
传输距离短(通常<10 米):电压信号易受线路压降、干扰影响,距离越长偏差越大长(通常>10 米,甚至 100 米):4-20mA 是 “恒流信号”,线路电阻变化不影响电流值,抗干扰强
负载要求负载电阻大(需接高输入阻抗的控制器,如 PLC 的模拟量输入模块,输入阻抗通常≥10kΩ)负载电阻小(需接低输入阻抗的控制器,PLC 模拟量模块通常支持 250Ω-500Ω 负载)
常见应用场景短距离、高精度设备(如小型机床滑块定位、注塑机开模位置检测)长距离、工业现场设备(如生产线传送带位移检测、大型阀门开度反馈、远距离液位联动)
接线数量通常 3 线制(电源正 V+、电源负 V-、输出 OUT,共 3 根线)通常 2 线制或 3 线制:- 2 线制(电源 +、输出 / 电源 -,电流回路与电源共用);- 3 线制(电源 +、电源 -、输出,单独回路)

总结:判断流程优先级

  1. 先看标识 / 文档:5 分钟内可确定,最省时准确;

  2. 再通电测信号:无文档时,用万用表先测电压(简单),再测电流(需串联),结果最可靠;

  3. 最后场景辅助:仅作为初步排除(如长距离传输大概率是 4-20mA 电流输出),不能作为唯一依据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 100% 准确判断电子尺的输出类型,避免接错控制器(如将电流输出接电压输入模块,可能导致模块烧损;反之则无信号)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