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Viking威肯中国区域服务商    

威卡叶片,离心泵,圆心活塞,旋转页,内齿轮,外齿轮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  • 邮件:18576370666@163.com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管理系统!
新闻中心
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管理系统!
发布时间:2025-11-0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(如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、工业园区分散式处理单元)的集中管理系统,核心是通过远程监控、数据采集、智能调度实现分散设施的高效运维,解决 “分散、小、散” 导致的监管难、运维成本高问题。以下是系统架构、核心功能、关键技术及实施要点:

一、系统架构(三层架构设计)

1. 现场感知层(设施端)

  • 数据采集设备

    • 传感器:pH 值、溶解氧(DO)、COD、氨氮、液位、流量等水质传感器(如在线 COD 检测仪,精度 ±5%);水泵、风机等设备的电流、电压、运行状态传感器。

    • 控制终端:PLC 或边缘计算网关(如西门子 LOGO!、华为 AR509),负责本地数据采集、逻辑控制(如根据 DO 值调节风机频率)。

    • 通信模块:4G/5G DTU(如映翰通 IR915)或 LoRa 网关,将数据上传至云端,支持断点续传。

  • 执行设备:电动阀门(调节进水 / 出水)、变频水泵、曝气风机、加药泵等,接受远程控制指令。

2. 传输层(数据通道)

  • 通信方式

    • 优先用4G/5G 公网(覆盖广,适合偏远地区),通过 VPN 加密数据传输;

    • 近距离集群设施(如工业园区内多个处理单元)可用工业以太网(PROFINET/Modbus TCP) 或LoRa 无线组网(低功耗,适合电池供电传感器)。

  • 数据格式:采用 MQTT 或 HTTP 协议,数据打包为 JSON 格式(含设备 ID、时间戳、监测值、状态码)。

3. 应用层(管理中心)

  • 云端平台:部署在阿里云、华为云或本地服务器,包含数据库(MySQL/PostgreSQL)、API 接口、业务逻辑引擎。

  • 客户端

    • 运维大屏(可视化展示所有设施运行状态、报警信息);

    • Web 端(管理人员远程监控、参数设置);

    • 移动端 APP(运维人员接收报警、上传巡检记录)。

二、核心功能模块

1. 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

  • 数据采集:定时采集水质参数(如每 5 分钟 1 次)、设备运行状态(如水泵启停、故障代码),存储周期≥1 年。

  • 可视化展示

    • 地图标注所有设施位置,颜色区分运行状态(绿色正常、红色报警、黄色预警);

    • 单设施详情页:实时曲线(如 DO 值 24 小时变化)、设备状态列表、历史数据查询。

2. 智能报警与故障诊断

  • 多级报警

    • 阈值报警:水质超标(如 COD>50mg/L)、设备异常(如水泵电流超限);

    • 状态报警:设备离线、通讯中断、药剂不足(液位传感器检测);

    • 报警方式:平台弹窗、短信、APP 推送,按优先级分级(如水质超标为紧急报警,立即推送至责任人)。

  • 故障诊断:通过边缘网关分析本地数据,判断故障原因(如 “曝气不足” 可能是风机故障或管路堵塞),推送维修建议。

3. 远程控制与参数优化

  • 远程操作:支持远程启停设备(如手动启动反冲洗泵)、调节运行参数(如加药泵频率、曝气时间)。

  • 智能调控:基于算法自动优化运行策略,例如:

    • 根据进水 COD 值自动调整曝气强度(DO 值维持在 2-3mg/L);

    • 夜间水量低时自动降低水泵运行频率,节能降耗。

4. 运维管理与数据分析

  • 工单管理:报警触发后自动生成维修工单,分配给附近运维人员,跟踪处理进度(接单→维修→验收)。

  • 耗材管理:记录药剂消耗量,设置最低库存预警,自动生成采购建议。

  • 数据分析

    • 能耗分析:统计各设施月耗电量、药耗,对比优化前后的运行成本;

    • 处理效果分析:生成月度水质达标率报表,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。

三、关键技术与难点解决

1. 低功耗与稳定性(针对偏远地区)

  • 供电方案:无市电区域采用 “太阳能 + 蓄电池” 供电,传感器选用低功耗型号(如 LoRa 传感器,待机电流<10μA)。

  • 通信冗余:重要设施配置双 SIM 卡(不同运营商),避免单网信号中断;数据本地缓存(边缘网关存储≥7 天数据),网络恢复后自动补传。

2. 数据准确性与校准

  • 传感器校准:系统定期提醒运维人员现场校准(如每月 1 次),或采用自动校准模块(如在线 pH 传感器自动温补、零点校准)。

  • 数据滤波:剔除异常值(如传感器瞬间跳变),采用滑动平均算法平滑数据(如 5 次采样平均值作为有效数据)。

3. 安全防护

  • 数据加密:传输层用 TLS1.3 加密,存储层对敏感数据(如设施位置、运维人员信息)加密存储。

  • 权限管理:分级授权(管理员可远程控制,运维员仅查看和接单),操作日志全程记录(可追溯)。

四、实施成本与效益

1. 成本构成(以 100 个分散设施为例)

  • 硬件成本:单设施传感器 + 网关约 5000-10000 元(水质参数越多成本越高),总硬件约 50-100 万元。

  • 平台与通信:云端服务器(约 2-5 万元 / 年)、4G 流量费(单设施 30-50 元 / 月)、平台开发(定制化约 10-30 万元)。

  • 运维成本:初期降低 60% 以上(减少人工巡检频次),年运维成本可从传统模式的 20-30 万元降至 5-10 万元。

2. 效益

  • 监管效率:实现 “足不出户” 监控所有设施,问题响应时间从 24 小时缩短至 1 小时内。

  • 处理效果:水质达标率提升 15%-30%,避免超标排放。

  • 节能降耗:通过智能调控,平均能耗降低 10%-20%,药剂消耗减少 8%-15%。

五、典型应用场景

  • 农村污水治理:对村落分散的小型一体化处理设备(如 A²/O 工艺)集中管理,解决 “重建轻管” 问题。

  • 工业园区:对各车间预处理单元(如电镀废水、化工废水预处理)实时监控,确保进水符合集中处理厂标准。

  • 景区 / 高速服务区:偏远区域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无人化运维,降低人工成本。

该系统的核心价值是将 “分散管理” 转为 “集中智管”,通过数字化手段平衡处理效果与运维成本,适合分散式设施数量多、分布广的场景。若需具体某类设施(如农村小型湿地)的方案细节,可进一步细化设计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